自古以來,創業路上
從沒有捷徑可取
更不會一蹴而就
成功往往眷顧有準備的人
更會青睞懷有抱負的夢想家
在他們眼里,
“瓶頸”的另一個名字就叫機遇
“發展難題”引發“突破思考”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外大批的高精尖設備引入我國,許多重大工程裝備造價十分昂貴,一旦出現損壞,即導致生產線中斷。特別是一些進口設備,缺少備件,臨時引進不僅價格高昂,而且時間緊迫,不能保證及時生產,隨之而來的將是中斷生產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
而在當時,為了保證防腐耐磨的要求,在修復過后,還需要在表面進行電鍍處理,但是這種工藝不僅高耗能、高污染,而且對操作者的身體危害極 大……如何對重大裝備進行修復就成了一個重大問題。
“迎難而上”造就“應運而生”
時任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子中心副主任、西安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的王曉飚,一心想要改善這種情況,于是組建團隊不斷深入研究,終于在2013年,王曉飚帶領他的團隊設計研發出了國內首臺熔覆半導體激光儀。
相對于傳統電鍍工藝,激光表面處理設備的優點在于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對環境的影響更小,而且加工場所也更靈活。
激光熔覆后
打磨后
“研發市場”邁向“市場研發”
當時做出這樣的成果令王曉飚和他的團隊興奮不已,為將這一設備推向市場大面積應用,他們成立了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但意外的是,在推廣初期,他們就遇到了創業路上的第 一道門檻。
最早國內加工處理大部分用的是電鍍工藝,當時的電鍍成本是1200元/㎡,而他們的激光設備使用成本則高達/3300㎡,比電鍍整整貴了2000元。雖說使用效果更好,但卻讓很多廠家望而卻步。
在四處碰壁后,王曉飚和他的團隊很快發現了問題,那就是研發與實踐脫節。他們一心只想研究出好的產品,卻忽略了實際應用的成本問題。明白問題所在之后,接下來就是馬不停蹄的改進。
從無到有,從0到N
2016年10月
經過大家夜以繼日的研究與努力后
在工藝、設計、耗材以及降低成本上
終于有了全新的突破
2017年
必盛科技的營業額達到2000萬元
截止到今年3月
他們已經創下800萬的營業額
“今年,我們爭取突破6000萬!”
王曉飚自信地說道。
航空基地引發展
對于為什么選擇來到航空基地創業
王曉飚這么說
“當時我們準備擴大生產,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合適的廠房,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航空基地的宣傳,我們馬上過來考察了一番,發現這里性價比高,廠房規模也正符合我們的要求,就馬上定了下來!如今覺得真是沒有來錯地方, 落戶航空基地以后,航空基地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解讀和項目上的扶持。2017年還為我們提供項目扶持資金,真的是很感謝航空基地!”
如今,西安必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專業從事激光表面處理成套設備集成、激光特種加工、再制造(零部件修復)以及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研發、加工及技術服務的企業。
他們的成功離不開領 導者的引 領
更離不開員工的團結奮進
只有大家齊心協力
企業才會前景可期
這么一家集智慧與協作并存的企業
未來
我們一起見證他們的成長!